近日,我閱讀了記錄習近平總書記成長歷程的一部采訪實錄——《習近平在寧德》。本書收錄了習近平同志任福建寧德地委書記時和閩東百姓艱苦奮斗擺脫貧困的一段真實歷史,通過和總書記朝夕相處打交道的群眾和同事們的敘述,無數鮮活的事例、生動的細節(jié)躍然紙上,實實在在地打動了我,讓我看到了總書記真切而深厚的愛民情懷。
對于我們新時代青年來說,習近平總書記這段35歲左右的工作經歷具有十分寶貴的學習借鑒意義,通過書中三進下黨、“四下基層”、搞“經濟大合唱”、頒布“公務接待12條”、整治干部違規(guī)私建住宅等諸多事件,我總結出了習近平總書記兩大最值得學習的方面:精神方面和工作方法方面。
首先在精神方面,總書記一直在用實行踐行著“一切為民”的精神綱領。這四個簡簡單單的字,沒有花哨的修飾,沒有深奧的道理,它直接地、堅定地總結了總書記的實行。“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總書記這淳樸的話語流露出的是他對人民的一往情深,書中,老鄉(xiāng)們對總書記行為的由衷稱贊便是我們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活教材。往日,這被我們反反復復掛在嘴邊的思想名稱似乎那么嚴肅、深奧,但在閱讀過后,我似乎明了了它的真正涵義。作為一名市政員工,在日常工作中我也應貫徹這種寶貴的精神綱領,“德者,才之率也。”優(yōu)秀的精神品質是一切行動的領導者。
在工作方法方面,上一任寧德地委書記呂居永同志的敘述讓我印象頗深。呂老說到:“群眾都反映,別的新官上任三把火,這個新書記來了‘不燒火’,而是在山里面轉了一大圈,調研工作做得扎實,做得深入。”習近平上任之后,沒有急于通過大刀闊斧的動作來證明自己的工作能力,而是穩(wěn)扎穩(wěn)打地調研了解當地的實際情況,并且總結出了寧德地區(qū)的三個“三”,就是三大特點、三大弱點、三大優(yōu)勢。由此對癥下藥,提出了“弱鳥先飛”理念,倡導“滴水穿石”精神,帶領閩東干部群眾踏實穩(wěn)步脫貧。
除此之外,總書記日常工作中的細節(jié)也處處彰顯著他樸實清廉的工作作風,比如上任之后堅持沿用上一屆書記用的舊車和辦公室,不貪圖物質享受,甚至連夫人彭麗媛前去探望也沒有用專車接送。勤懇扎實的工作態(tài)度,遠見卓識的工作思維,這些點點滴滴的實行啟示了我,在日常工作中,也應該腳踏實地,扎實肯干。
心無百姓莫為官,總而言之,通過對這些生動再現(xiàn)了總書記求真務實、心系群眾的作風情懷的實錄的閱讀,讓我更加堅定了作為時代青年要接好“接力棒”的決心,傳承發(fā)揚總書記在寧德留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作風,不忘初心、牢記囑托,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fā)光發(fā)熱,為我們的新時代作出新貢獻。
文:李芹宇